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我闻上天主时泽,亦有常数滋农谷”,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我闻上天主时泽,亦有常数滋农谷。
谁其获之,仁人之实。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反映民生疾苦著称,风格清新淡远,自然流畅,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细雨蒙蒙,滋润大地,草木欣欣向荣,一声春雷,惊蛰到来,农家开始忙碌起来,青壮年都到田野里去劳作,农场的各种设施也得到了整理,他们归来时天色已晚,还要在西涧边饮牛,虽然饥饿劳累,但他们并不觉得辛苦,反而为上天赐予的雨水而欢喜,仓库里粮食不多,但徭役却还未停止,我作为不耕而食的官员,深感惭愧,因为我的俸禄都是从百姓那里来的,我听说上天主宰着时令和雨水,也有固定的规律来滋养农作物,是谁真正得到了这些好处呢?是那些仁慈善良的人。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家春耕的繁忙景象,反映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溢于言表,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作为官员的愧疚和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田家春耕的场景,展现了农民勤劳朴实、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诗人通过对比农民的辛劳和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深切同情和敬意,诗中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任苏州刺史期间,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对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田家春耕的场景,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同时也反映了自己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我闻上天主时泽,亦有常数滋农谷”这句诗在流传过程中可能被单独引用或误传为其他诗句的一部分,但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它确实出自韦应物的《观田家》这首诗中,希望以上解析能够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