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常岁冬犹燠,今年阴沴何严酷。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53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淮南常岁冬犹燠,今年阴沴何严酷”,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辙的《和子瞻病中大雪数朝未起,忽忆之,作此诗寄之》,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和子瞻病中大雪数朝未起,忽忆之,作此诗寄之》

宋·苏辙

淮南常岁冬犹燠,今年阴沴何严酷。

风前淅沥飞珠玑,天上缤纷散琼簌。

空庭失却行步声,败屋穿漏床敷濡。

病躯僵卧如枯株,心绪纷乱若乱丝。

强呼羸仆理敝衣,软炉火暖开茅茨。

忽思吾子隔江渚,静对诗书愁独处。

何时得遂归田计,相从饮酒读离骚。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新党,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

译文

淮南地区往年冬天尚且温暖,今年却为何如此严寒酷烈。

风前雪花如同珍珠般淅沥飞落,天上缤纷地飘散着如同琼花般的雪片。

空荡荡的庭院失去了往日的行步声,破败的房屋四处漏风,床铺也被雪水浸湿。

病体僵硬地躺在床上如同枯木,心绪纷乱如同乱丝。

勉强呼唤着虚弱的仆人整理破旧的衣服,在温暖的炉火旁打开茅屋的门扉。

忽然想起你正隔江而居,独自静对着诗书愁苦不已。

何时才能实现归隐田园的计划,与你一同饮酒共读《离骚》。

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淮南地区往年冬天温暖而今年却异常严寒的景象,以及诗人在病中独自面对大雪的孤寂心情,诗人还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早日归隐田园、与友人相聚的愿望。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开篇,通过对比往年与今年的气候差异,营造出一种萧瑟、严酷的氛围,诗人通过描绘空庭、败屋、病躯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病中的孤寂与无助,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笔锋一转,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早日归隐田园、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愿望,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在悲凉中透露出一种温暖和希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辙在病中看到大雪纷飞时,想起远在他乡的兄长苏轼(字子瞻)而创作的,当时,苏轼也因病未能起身,苏辙便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兄长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早日相聚的愿望,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苏辙对兄长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们共同追求归隐田园、远离尘世纷扰的生活理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