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雷倾雨洒无垠,天意须臾复至仁。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23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天象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怒雷倾雨洒无垠,天意须臾复至仁。

云散日明风定后,满川花木更鲜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愤怒的雷声伴随着倾盆大雨洒向无边的天际,但天意很快又变得仁慈起来,当云层散去,阳光重现,风也停下来之后,整个河川的花草树木都变得更加鲜艳清新。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中雷雨交加后转晴的景象,寓意着世事无常,但总有转机,首句“怒雷倾雨洒无垠”描绘了雷雨交加的壮观场面,次句“天意须臾复至仁”则表达了天意的无常与仁慈,后两句则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新景象,进一步强调了转机的存在。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首句以“怒雷倾雨”开篇,营造出一种紧张、激烈的氛围,暗示着世间的纷扰与不安,但紧接着的“天意须臾复至仁”一句,却将读者的情绪从紧张中拉回,让人感受到天意的仁慈与宽容,后两句则通过描绘雨后的清新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转机的存在,使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领悟到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面对世间的纷扰与不安,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感悟,雷雨交加的场面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而雨后的清新景象则寓意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