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园居
明 · 文徵明
稍迁基址嚣尘外,适在园林掩映中。
曲径通幽藏竹坞,小轩临水映花丛。
风来绿树声声鸟,月上青林处处虫。
此地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逢。
作者简介
文徵明(1470年-1559年),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译文
稍微迁移居所到喧嚣尘世之外,恰好坐落在园林的掩映之中,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处藏着竹林小屋,小巧的轩窗临水映照着花丛,风吹来绿树间声声鸟鸣,月上树梢时青林中处处虫鸣,这样的地方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遇见几回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所的幽静与美丽,通过“稍迁基址嚣尘外”表达了对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而“适在园林掩映中”则展现了居所环境的优美,接下来的诗句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景色,如曲径通幽、竹坞藏身、小轩临水、花丛映月,以及风中的鸟声和月下的虫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氛围,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人间仙境的赞美和珍惜。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居所的幽静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如曲径、竹坞、小轩、花丛、绿树、鸟声、虫鸣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自然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感受到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间仙境的赞美和珍惜,以及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逃避。
创作背景
文徵明一生仕途不甚显达,但其书画艺术却名满天下,广受赞誉,他晚年归隐田园,过着淡泊宁静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描绘居所的幽静与美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