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黄河怪石
唐·李商隐
弯流自得黄河势,怪石应从紫阁来。
浪涌涛翻惊日月,风号雷吼动山崖。
千年古木依崖立,万丈飞泉绕石开。
此景人间何处有,只应天上落尘埃。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响应您的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和社会批判。
译文
黄河之水弯曲流淌,自得其势;那些奇特的石头,似乎是从紫阁山(虚构地名,代表高山)中随水而来,波涛汹涌,浪涛翻滚,仿佛能惊动日月;风号雷吼,震撼着山崖,千年的古木紧紧依附着悬崖峭壁,万丈高的飞泉绕着怪石奔流而下,这样的景色在人间哪里还能找到呢?只怕是天上落下的尘埃所化。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及其沿岸怪石的壮丽景象,首联点出黄河的弯曲流淌与怪石的来源;颔联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黄河波涛汹涌、风雷激荡的壮观场面;颈联则描绘了古木依崖、飞泉绕石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尾联则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如此美景的赞叹与疑惑,认为这样的景色只应存在于天上。
赏析
这首诗以黄河和怪石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沿岸怪石的奇特风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壮丽又神秘的氛围,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游历黄河沿岸时,面对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沿岸的奇特怪石,诗人深受震撼,心中涌起无限的感慨与赞美之情,他挥毫泼墨,将所见所感化为这首充满诗意的佳作,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它却能够反映出李商隐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他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