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谋休洛勇难攀,性得清虚不在山。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43个月前

诗词原文

隐逸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退谋休洛勇难攀,性得清虚不在山。

白鸟影边风浩荡,碧桃花下水潺湲。

琴书随分有前业,诗酒因闲得尽欢。

长笑刘伶当日醉,高情未必独相关。

作者简介

李中,生卒年不详,唐代晚期诗人,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晚年归隐山林,李中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淡泊名利著称,多描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译文

辞去官职,不再追求洛阳的繁华与权势,这种勇气难以企及,我的性情本就清高淡泊,不在于是否身处山林,白鸟飞翔的影子边,风势浩荡;碧桃花盛开的水边,溪水潺潺,我随性地弹琴读书,继承前人的遗业,因闲暇而尽情享受诗酒之乐,长笑刘伶当日醉酒的放纵,但我的高洁情怀未必只与酒醉相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首联“退谋休洛勇难攀,性得清虚不在山”直接点明主题,表明诗人辞去官职,不再追求世俗的权势和繁华,而自己的性情本就淡泊,不依赖于山林的隐居生活,颔联和颈联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渲染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尾联则以刘伶为对比,表明自己的高洁情怀并非仅仅与酒醉相关,而是有更深的内涵。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比洛阳的繁华与山林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也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自己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尾联的对比手法,更是将诗人的高洁情怀与刘伶的放纵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独特个性和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仕途不顺、晚年归隐山林的经历有关,李中一生仕途坎坷,多任小官职,晚年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生活状态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