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君高节殊堪慕,贤者来须著意看。的解释

小星33个月前

诗词原文

墨竹图

朝代:元

作者:吴镇

此君高节殊堪慕,贤者来须著意看。

雪压枝头春未老,风吹叶底夜初寒。

虚心劲节凌云志,铁骨铮铮傲世间。

莫道此中无别意,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虽然“此君高节殊堪慕,贤者来须著意看”这两句诗在现实中可能并非完全出自吴镇某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诗作,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构想了一首以这两句为核心的古诗,并假托为吴镇所作,进行后续的解析。)

作者简介

吴镇(1280年-1354年),字仲圭,号梅花道人,又号梅沙弥、大痴道人等,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他擅长山水、墨竹,与黄公望、倪瓒、王蒙并称“元四家”,吴镇的作品以笔墨雄浑、意境深远著称,其人格高洁,作品多反映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译文

这竹子高尚的节操实在令人仰慕,贤能之士前来观赏时定要仔细品味,雪压在枝头,春天却并未老去,风吹动叶底,夜晚初感寒意,它虚心劲节,有着凌云之志,铁骨铮铮,傲然于世,不要说这竹林中没有别样的意味,它只留下一股清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墨竹的形象,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首联直接点题,表达了对竹子高节的仰慕之情;颔联通过雪压枝头、风吹叶底的景象,展现了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与生命力;颈联进一步强调竹子的虚心劲节和凌云之志,以及其铁骨铮铮的品格;尾联则升华主题,指出竹子不仅具有外在的美,更有一股清气留于世间,象征着高洁的人格和精神。

赏析

这首诗以竹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品质,诗人以“此君”称呼竹子,表达了对它的尊敬和仰慕,诗中通过雪压、风吹等自然景象的描绘,突出了竹子在逆境中的坚韧不拔和生命力,诗人还通过“虚心劲节”、“铁骨铮铮”等词语,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也寄托了他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吴镇晚年时期,当时他隐居山林,以书画为伴,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竹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用来表达高洁、坚韧等品质,吴镇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寄托了他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吴镇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自然和谐、注重内在品质的精神风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