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倦征途泥没踝,且观嘉谷秀垂珠。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273个月前

诗词原文

观田

宋·范成大

敢倦征途泥没踝,且观嘉谷秀垂珠。

风翻翠浪千重起,云卷青畴万顷铺。

黍稷盈畴欣岁稔,仓箱有望乐民忡。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早年仕途不顺,后历任多处官职,政绩显著,范成大与陆游、杨万里、尤袤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作题材广泛,风格平易近人,尤其擅长田园诗,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

译文

怎敢在泥泞的征途上感到疲倦,双脚被泥土淹没到脚踝?暂且停下脚步,观赏这庄稼地里垂挂着的饱满谷穗,微风吹过,绿色的稻浪翻滚而起,云层卷动,广阔的田野上铺满了青色的庄稼,黍稷满田,预示着丰收的喜悦,粮仓有望充实,让百姓心中充满了欢乐,黄昏归来后,吃饱饭便躺在月光下,连蓑衣都未脱下。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成大在田间观察农作物生长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首联“敢倦征途泥没踝,且观嘉谷秀垂珠”直接点题,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关心农事的精神,颔联和颈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田野的广阔和庄稼的茂盛,预示着丰收的到来,尾联则描绘了诗人归来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民生活的关注,诗中“敢倦征途泥没踝”一句,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深入田间地头的精神;“且观嘉谷秀垂珠”则表达了他对农作物生长的关注和喜悦,颔联和颈联的描绘,更是将田野的广阔和庄稼的茂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丰收的田野之中,尾联则通过诗人归来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范成大在南宋时期创作的,当时,他担任地方官职,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民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诗正是他在田间观察农作物生长时,有感而发创作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