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日夜思颇牧,四牡看随杕杜还。的解释

生辉383个月前

诗词原文

思边

唐·令狐楚

禁中日夜思颇牧,

四牡看随杕杜还。

作者及朝代

作者:令狐楚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年-837年),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文辞出众,曾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是唐代著名的宰相和文学家之一,令狐楚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五言律诗和绝句,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皇宫中我日夜思念着像李颇、李牧那样的名将,

期待着他们像四匹雄壮的战马一样,随着杕杜(象征胜利的旗帜)凯旋而归。

释义

“禁中日夜思颇牧”:“禁中”指皇宫,“颇牧”指战国时期的名将李颇和李牧,这里泛指有才能的将领,这句表达了作者在皇宫中日夜思念着有才能的将领。

“四牡看随杕杜还”:“四牡”指四匹雄壮的战马,象征军队;“杕杜”是一种植物,古代常用以象征胜利或归来的旗帜,这句表达了作者期待军队凯旋而归的愿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边疆战事和将领的深切关注,首句“禁中日夜思颇牧”直接点明了作者内心的忧虑和期待,他渴望有才能的将领能够为国效力,保卫边疆,次句“四牡看随杕杜还”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于胜利的渴望和对于军队凯旋而归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深厚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边疆战事频繁,国家需要更多的有才能的将领来保卫边疆,令狐楚作为一位心系国家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深感边疆战事的重要性,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忧虑和期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够激励更多的将领为国效力,保卫边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中期社会对于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于将领的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