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满目吟虽苦,戈甲藏胸意自闲。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3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

唐·杜荀鹤

岩壁耸危丛,

山川满目吟虽苦。

戈甲藏胸意自闲,

孤云出岫去无还。

作者及朝代

杜荀鹤,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生于晚唐(约公元846年-约904年),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清新明快,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杜荀鹤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饱尝人间冷暖,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林隐逸生活和人民疾苦,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杜荀鹤的诗风独特,既有唐代诗人的豪放不羁,又有宋代诗人的细腻婉约,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

译文

岩壁高耸,丛林茂密,

眼前的山川美景让我吟诗虽苦却心甘。

胸中藏着对战争的忧虑,但心境依然闲适,

就像那孤云从山峦中飘出,一去不复返。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所见所感,首句“岩壁耸危丛”描绘了山居环境的险峻与幽静;次句“山川满目吟虽苦”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吟诗虽感辛苦但内心却充满喜悦的情感;第三句“戈甲藏胸意自闲”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心怀天下,忧虑战事,但在此山居之中,心境却变得闲适自在;末句“孤云出岫去无还”以孤云自喻,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由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诗中“山川满目吟虽苦”与“戈甲藏胸意自闲”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又体现了他在面对社会现实时的从容与淡泊,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荀鹤晚年隐居山林之时,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身处乱世之中,深感世事无常,人心不古,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他选择了隐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和内心的闲适自在,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逃避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