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禊园林枕御津,宴亭轩豁足娱宾。的释义

梦梦73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

唐·王维

修禊园林枕御津,宴亭轩豁足娱宾。

金河新柳苍烟翠,玉苑芳菲红蕊春。

凤辇逍遥过翠渚,龙旗摇曳拂芳尘。

欢乐欲随流水去,香风遥逐美人身。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在皇家园林中举行修禊之礼,园林紧邻着御用的渡口,宴会的亭子开阔敞亮,足以让宾客们尽情欢乐,金色的河水中新柳苍翠如烟,玉石般的园林里花朵芬芳,红蕊绽放,春意盎然,皇帝的凤辇悠然地驶过翠绿的沙洲,龙旗随风摇曳,拂过芬芳的尘土,欢乐的情绪似乎要随着流水远去,而香风却远远地追逐着美人的身影。

释义

修禊:古代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清除不祥的祭祀。

御津:指皇家渡口。

轩豁:开阔敞亮。

金河:形容河水波光粼粼,如金色流淌。

玉苑:形容园林如玉般美丽。

凤辇:皇帝乘坐的车驾。

龙旗:皇帝出行时所用的旗帜,上绣有龙的图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上巳日(农历三月初三)在渭滨举行修禊之礼的盛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和宴会的热闹场面,展现了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欢乐,诗中“修禊园林枕御津,宴亭轩豁足娱宾”两句,既点明了地点和事件,又突出了园林的优美和宴会的热闹,为全诗定下了欢快的基调,后几句则通过描绘新柳、红蕊、凤辇、龙旗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创作背景

王维生活在唐代盛世,这一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上巳日作为古代的一个重要节日,唐代皇帝常在这一天举行盛大的修禊之礼,以祈求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王维作为当时的著名诗人和宫廷画家,有幸参与了这次盛会,并创作了这首描绘节日盛况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欢乐,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