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醉吟
唐·白居易
众乐自深春色外,万愁俱泯醉吟中。
花前更醉复更醒,门外日斜风送慵。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在春色浓郁的景致之外,众人享受着深深的欢乐;而在醉意朦胧的吟咏之中,万般的愁绪都烟消云散了,在花丛前,我时而沉醉,时而清醒,门外夕阳西下,微风带来一丝慵懒的气息。
释义
“众乐自深春色外”描绘了春天里人们沉浸在自然美景中的欢乐场景;“万愁俱泯醉吟中”则表达了诗人通过饮酒吟诗来忘却烦恼,达到心灵宁静的状态。“花前更醉复更醒”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花前饮酒,时而沉醉,时而清醒的逍遥自在;“门外日斜风送慵”则以日暮斜阳、微风拂面的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慵懒。
赏析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在花前醉吟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人生态度,诗中“众乐”与“万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饮酒吟诗对于消除烦恼、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花前更醉复更醒”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又体现了其超然物外、不为外物所累的生活哲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白居易一生历经宦海浮沉,晚年仕途不顺,但他并未因此消沉,反而更加专注于文学创作和享受生活,在春日里,他醉心于自然美景,通过饮酒吟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和心境的真实写照,在诗中,他借春日之景、醉吟之事,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