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此误图公像,公行宜居极乐宫。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极乐宫行

唐·李虚中

云绕仙山雾朦胧,愿更此误图公像。

琼楼玉宇映霞光,公行宜居极乐宫。

作者简介

李虚中,唐代著名占星家与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唐德宗至唐文宗年间,他精通天文历法与占星术,对后世占星学有深远影响,李虚中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译文

云雾缭绕在仙山之间,朦胧而神秘,我希望能更正这误绘的您的画像。

在那美玉砌成的楼阁与霞光交相辉映的地方,您应当居住在这极乐宫中。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仙境般的景象,表达了对某位尊贵或贤能之人的敬仰与祝愿,首句“云绕仙山雾朦胧”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所描绘之地的非凡与神圣,次句“愿更此误图公像”则透露出诗人对画像的不满,希望有更准确的描绘来展现这位人物的风采,后两句“琼楼玉宇映霞光,公行宜居极乐宫”则进一步描绘了极乐宫的美丽与尊贵,认为这位人物应当居住在这样的仙境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仙境为背景,通过对环境的描绘与对人物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崇高的追求,诗中“云绕仙山”、“琼楼玉宇”等意象,不仅富有画面感,还寓意着超凡脱俗与永恒的美好,诗人通过“愿更此误图公像”一句,巧妙地表达了对真实与准确的追求,使整首诗在赞美与敬仰中不失批判与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虚中对某位尊贵或贤能之人的敬仰有关,在古代,文人墨客常以诗歌为媒介,表达对英雄豪杰、贤臣良将的敬仰与赞美,李虚中可能是在观赏或创作一幅画像时,发现画像未能准确描绘出这位人物的风采,于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极乐宫行》,诗中的仙境描绘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