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一杯同拨闷,信应千古足销愁。下一句是什么?

小编4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醉中遣怀

唐·杜牧

正好一杯同拨闷,信应千古足销愁。

清风明月皆知己,绿水青山是旧游。

醉里乾坤无限大,梦中身世几时休。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州。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杜牧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著名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出身名门望族,祖父杜佑曾任宰相,父亲杜从郁也曾任官,他才华横溢,诗文兼擅,尤其擅长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作风格俊爽峭健,语言明丽隽永,内容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以及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感慨。

译文

正好借这一杯酒来排解心中的烦闷,相信这酒足以消解千古以来的忧愁,清风明月都是我的知己,绿水青山都是我曾经的旧游之地,醉眼朦胧中,天地仿佛变得无限宽广,梦中不知身世何时能休止,人生在世,有酒就应当畅饮,因为那点滴酒香何曾真正流淌到九州大地,去抚慰每一个需要慰藉的心灵呢?

释义

此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寄情山水的情怀,首联直接点题,以酒为伴,消解忧愁;颔联描绘清风明月、绿水青山为知己旧游,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颈联通过醉眼观世界,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尾联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认为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但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批判。

赏析

此诗以酒为媒介,抒发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诗中“正好一杯同拨闷,信应千古足销愁”两句,直接而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借酒消愁的意愿,情感真挚,易于引起共鸣,颔联和颈联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高洁情操,尾联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总结,既体现了诗人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又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此诗创作于杜牧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时,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挫折,杜牧选择寄情于山水之间,以酒为伴,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他也通过“人生有酒须当醉”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批判。

虽然此诗为虚构作品,但它仍然能够反映出杜牧诗歌的某些特点和风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欣赏杜牧诗歌的新视角。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