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宴蓬莱
唐·韦应物
仙家宴罢乐初阕,
月满蓬山路已通。
庶俗一令趋寿域,
从官齐许宴蓬山。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生活的细腻,也体现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译文
仙家的宴会刚刚结束,音乐声渐渐停歇,
月光洒满了通往蓬莱仙山的道路,它已经变得畅通无阻。
为了让世俗之人也能享受到长寿的福泽,
随从的官员们都被允许一同在蓬莱山上设宴欢庆。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家宴会的场景,宴会结束后,月光照亮了通往蓬莱仙山的道路,象征着仙境与现实世界的连接,诗人通过“庶俗一令趋寿域”表达了对世俗之人也能获得长寿和幸福的祝愿,而“从官齐许宴蓬山”则展现了仙家宴会的盛况,以及官员们被允许参与这一盛事的荣耀。
赏析
韦应物的这首诗以仙家宴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美好愿景的世界,诗中“月满蓬山路已通”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仙境美景,还寓意着通往幸福和长寿的道路已经敞开,而“庶俗一令趋寿域”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之人的深切关怀,希望他们也能享受到仙家的福泽,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韦应物诗歌的清新淡雅和深邃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个人的信仰和追求有关,作为一位深受道教影响的诗人,韦应物对仙境和长生不老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作为一位官员,他也关注着世俗之人的生活和幸福,在这首诗中,他将个人的信仰和追求与对世俗之人的关怀相结合,通过描绘仙家宴会的场景,表达了对幸福和长寿的美好祝愿,这首诗也可能与韦应物在官场上的经历有关,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某种超脱和向往。
韦应物的《宴蓬莱》不仅是一首描绘仙境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美好愿景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世俗之人的关怀以及对幸福和长寿的美好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