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创作
:祭祖感怀
朝代:宋代
作者:李悠然
原文:
念祖力完先陇易,祀坟三作守臣难。
秋风飒飒松声远,春雨绵绵草色寒。
古墓荒凉人迹少,丰碑屹立岁华迁。
丹心一片昭天地,不负先贤不负天。
作者简介
李悠然,宋代文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诗文传世,他的作品多抒发对家国情怀的感慨,以及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其文风古朴,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读者喜爱。
译文
怀念祖先的功绩,他们使家族基业稳固,为先人扫墓祭祀看似简单,但连续三代作为守墓之臣却十分艰难,秋风中松树摇曳,松涛声远传,春雨绵绵,草色显得更加凄寒,古墓因年久失修而显得荒凉,人迹罕至,但丰碑依然屹立,岁月流转,我怀揣一片丹心,昭告天地,既不辜负先贤的期望,也不负上天赋予的使命。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家族历史与责任的深刻认识,首句“念祖力完先陇易”强调了祖先的功绩与家族基业的稳固;次句“祀坟三作守臣难”则揭示了守墓之臣的艰辛与不易,后两句通过描绘古墓的荒凉与丰碑的屹立,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先人的追思与敬仰之情。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表达了对家族历史与责任的深刻认识,诗中“秋风飒飒松声远,春雨绵绵草色寒”两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古墓的荒凉与凄寒,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以“丹心一片昭天地”自勉,表达了自己不负先贤、不负天地的决心与信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祭祖之时,面对祖先的陵墓与丰碑,诗人深感家族历史的厚重与责任的重大,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祖先的怀念与敬仰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家族未来的期许与决心,在宋代,家族观念与祖先崇拜十分盛行,这首诗正是这一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