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冬日祀事有感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此日初冬严祀事,只增悽惕不夸乡。
寒风瑟瑟吹黄叶,冷月凄凄照古堂。
香火寂寥人影少,松杉萧瑟夜初长。
心怀虔敬思先祖,泪湿衣襟意未央。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六分半书”,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意趣盎然,其一生坎坷,但性格旷达,不拘小节,深受后人敬仰。
译文
在这个初冬的日子里,我庄重地举行着祭祀祖先的仪式,心中只有悲伤和哀痛,没有丝毫的炫耀之心,寒风猛烈地吹着,枯黄的树叶纷纷飘落;清冷的月光凄凉地照耀着古老的厅堂,祭祀的香火显得寂寥而冷清,人影稀少;周围的松杉树在寒风中摇曳,夜色也显得格外漫长,我怀着虔诚敬畏的心情思念着先祖,泪水打湿了衣襟,心中的情感久久未能平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冬时节举行祭祀祖先仪式的场景,通过寒风、冷月、香火、松杉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诗人怀着对先祖的虔诚和敬畏,心中充满了悲伤和哀痛,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祭祀仪式的庄重与内心的悲伤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诗中“寒风瑟瑟吹黄叶,冷月凄凄照古堂”等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凄凉,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伤,诗人通过“心怀虔敬思先祖,泪湿衣襟意未央”等句,表达了对先祖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初冬时节举行祭祀祖先仪式后所写,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内心充满了孤独与哀伤,在祭祀祖先的过程中,他回忆起先祖的恩情与教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怀念之情,他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充满哀愁与敬仰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对先祖的深深敬仰和对逝去亲人的无尽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