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人为惬当时意,立事因垂不朽名。的释义

生辉3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留别王侍御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安人为惬当时意,立事因垂不朽名。

野旷人稀迥,风高鸟自飞。

襄阳多故事,为我访耆旧。

作者及朝代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歌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孟浩然一生未入仕途,以诗酒自娱,其人格魅力和诗歌成就深受后人敬仰。

译文

在这寂寞之中我究竟在等待什么?每天只是徒劳无功地独自归来,我想要寻找那芬芳的草木而去,却又舍不得与老朋友分别,当权者又有谁肯真心相待呢?知音在这个世界上实在是太稀少了,只有安于现状,才能满足当时的心愿;只有立下不朽的事业,才能留下千古美名,原野空旷,人烟稀少,风势高劲,鸟儿自由飞翔,襄阳有很多往事值得追寻,请你为我探访那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释义

这两句诗“安人为惬当时意,立事因垂不朽名”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只有安于现状,知足常乐,才能满足当时的心愿;而要想留下千古美名,就必须立下不朽的事业,这既是对个人心态的调适,也是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赏析

这两句诗是孟浩然人生哲学的体现,他通过对比“安人”与“立事”的关系,阐述了知足与追求之间的平衡,诗人并没有一味地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满足,以及通过实际行动来留下不朽的名声,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孟浩然在离开长安、返回襄阳时写给友人王维的留别之作,当时,孟浩然因仕途不顺而心生厌倦,决定回归田园生活,在离别之际,他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两句诗“安人为惬当时意,立事因垂不朽名”正是诗人在这种背景下对人生价值的深刻反思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孟浩然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