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诗
朝代:清代
作者:黄遵宪
四海风雷归旧笔,二垂霜霰乃吾庐。
十年种木长成树,一日看花绕遍湖。
野老逢人争说事,樵夫遇客便谈书。
闲来无事观山色,兴至有情赋诗句。
作者简介
黄遵宪(1848年-1905年),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早年曾赴日留学,后历任驻日、英、美等国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亲身经历了甲午战争、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黄遵宪的诗作风格独特,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被誉为“诗界革命”的巨擘。
译文
四海的风雷都汇聚在我的旧笔之下,两旁的霜霰(冰雹)就是我的家。
十年来亲手种植的树木已经长成大树,一天之内绕着湖畔欣赏遍了所有的花。
乡间的老人遇到我便争相谈论世事,樵夫遇见客人也会谈论起书籍。
闲暇时无事便观赏山间的景色,兴致来时便满怀情感地赋写诗句。
释义
首联“四海风雷归旧笔,二垂霜霰乃吾庐”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山野,但心系天下,以笔为剑,书写世间风云变幻的豪情壮志,也点出了自己居住环境的清寒与孤高。
颔联“十年种木长成树,一日看花绕遍湖”通过种树与赏花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成长,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享受。
颈联“野老逢人争说事,樵夫遇客便谈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以及人们对知识与文化的向往。
尾联“闲来无事观山色,兴至有情赋诗句”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闲适与自在。
赏析
这首诗是黄遵宪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自然、与乡民的和谐共处,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更体现了诗人作为“诗界革命”领袖的文学追求和家国情怀。
“四海风雷归旧笔”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担当与豪情,也暗示了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与批判精神,而“二垂霜霰乃吾庐”则以其清冷的意象,映衬出诗人高洁的人格与不屈的意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遵宪晚年退隐山居期间,此时的他,历经仕途坎坷与人生起伏,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远离尘嚣的山居生活中,他得以静下心来反思人生、观察社会,并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时期心境与情感的真实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