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卢纶
禁扃清切拟仙都,多病年年绝塞居。
曾省惊眠闻雨过,不知迷路为花开。
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晚照图。
(注:根据您的关键词要求,我创作了这首假想的古诗,并围绕其进行解析。“禁扃清切拟仙都,多病年年绝塞居”这两句并非出自卢纶的某首确切诗作,而是为本次解析而构思的句子。)
作者简介
卢纶(约739年-约799年),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他出身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早年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宰相元载举荐,方得授官,卢纶的诗风清丽婉约,多写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边塞诗,为后世所传颂。
译文
皇宫的禁门清幽深邃,仿佛仙境一般,而我却因多病之年,常年居住在遥远的边塞之地,在这孤寂的日子里,我曾因雨声惊醒,却不知何时因花开而迷失了归途,又有谁能像秋天的光影那样巧妙,将我这山斋傍晚的景色描绘成一幅图画呢?
释义
禁扃清切拟仙都:禁扃,指皇宫的禁门;清切,形容清幽深邃;拟仙都,比喻其如仙境一般。
多病年年绝塞居:多病,指诗人自己身体不好;年年,每年;绝塞,指遥远的边塞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皇宫的清幽与边塞的孤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首句以“禁扃清切拟仙都”描绘出皇宫的清幽美好,与下句“多病年年绝塞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因多病而被迫远离繁华,居住在边塞的孤独与凄凉,后两句则通过雨声惊醒和花开迷路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寂与迷茫,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虽为假想之作,但可以设想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卢纶个人的生平经历有关,卢纶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应举不第,后虽得宰相举荐入仕,但仕途也并不平坦,他或许曾有过在皇宫任职的经历,对那里的清幽环境有着深刻的印象,由于种种原因,他最终被贬至边塞之地,过着孤独而凄凉的生活,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之情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