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洛田归思
唐·贾岛
满怀经术欲谁传,却忆西归治洛田。
荒径草深迷远客,野塘荷净映晴烟。
山前水畔开茅屋,月下风前种柳绵。
此去逍遥应不倦,白云深处有神仙。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苦吟诗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后还俗应举,但多次不第,他的诗歌以五言律诗见长,风格清峭瘦硬,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推敲字句,有“推敲”的典故传世,贾岛的诗歌在晚唐独树一帜,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满腹的经书学问想要传给谁呢?却忽然忆起要西归回去治理洛田的打算,荒芜的小径上野草深深,迷住了远方的来客;野外的池塘里荷花清净,映照着晴朗的天空和淡淡的炊烟,在山前水畔开一间茅屋居住,在月光下微风中种植柳絮,这样逍遥自在的生活应该不会厌倦吧,在那白云深处或许还住着神仙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满怀经术欲谁传”透露出诗人虽有满腹学问却无处施展的无奈;次句“却忆西归治洛田”则表明他产生了归隐田园的念头,后六句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有序,情感上跌宕起伏,首联以问句开篇,引人深思;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田园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尾联则以“神仙”为喻,进一步升华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在仕途无望的情况下,他开始向往田园生活,希望能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景象,诗人寄托了自己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阶层在仕途失意后的普遍心态和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