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天横示全秦壮,积雪高连太白寒。出自哪首诗?

小星36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半天横示全秦壮,积雪高连太白寒”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王士禛的《望华山》,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望华山》

清代:王士禛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仙源路不长。

半天横示全秦壮,积雪高连太白寒。

万古神灵栖胜境,三峰秀色入苍茫。

他年欲访希夷子,知在蓬莱第几乡。

作者简介

王士禛(1634年—1711年),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史学家,他论诗创神韵说,主诗应“不拘格套,独抒性灵”,诗风清新淡远,为一代诗宗,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

译文

在华山西峰莲花峰下,有雕梁画栋的楼阁被锁住(或指难以触及),从这里前往仙源的路并不遥远,华山高耸入云,仿佛横亘在半空中,展示出整个秦地的壮丽;山顶的积雪与太白山相连,寒气逼人,自古以来,神灵便栖息在这胜境之中,三峰挺拔,秀色融入苍茫的天际,将来某一天,我想要探访希夷子(指道教隐士),却不知他究竟隐居在蓬莱仙境的哪一个地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以及诗人对道教仙境的向往,首联点出华山的位置与神秘感;颔联通过“半天横示”与“积雪高连”生动展现了华山的高大与寒冷;颈联则强调了华山的神圣与美丽;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探访隐士的渴望与未知。

赏析

王士禛的这首诗以华山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华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诗中“半天横示全秦壮,积雪高连太白寒”两句尤为精彩,既写出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又体现了其高寒之态,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全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体现了王士禛神韵说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王士禛在清代文坛享有盛誉,他一生游历广泛,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历过程中,远望华山时所写,华山作为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以其险峻、秀丽著称,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王士禛在望见华山时,被其壮丽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赞美与向往之情的诗篇。

《望华山》不仅是一首描绘华山美景的佳作,也是王士禛神韵说艺术风格的体现,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