樽俎落成方自我,园林为主已输谁。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2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园居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樽俎落成方自我,园林为主已输谁。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竹影拂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他擅长诗书画三绝,尤精兰竹,其书画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后世喜爱,郑板桥性格旷达不羁,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其诗文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深刻洞察。

译文

酒宴刚刚准备好,我这个园子的主人就已经觉得自己胜券在握,试问这园林的美景,还有谁能比得上我呢?清风明月本是无价之宝,近处的水流、远处的山峦都充满了深情厚意,竹影轻轻拂过台阶,尘埃却纹丝不动,月光穿透潭底,水面却未留下任何痕迹,闲暇之时,我无拘无束,自在逍遥,一觉醒来,东窗已经映满了红日的光芒。

释义

首联“樽俎落成方自我,园林为主已输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园林落成的自豪与自信,认为自己的园林美景无人能及,颔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则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自然美景,强调其无价与有情,颈联“竹影拂阶尘不动,月穿潭底水无痕”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林夜晚的静谧与和谐,尾联“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则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对自己园林美景的赞美之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园林的清幽与和谐,诗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一句尤为经典,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敬畏,也体现了其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板桥晚年时期,此时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的黑暗与腐败有了深刻的认识,晚年他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悠闲自在的生活,这首《园居》诗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也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与珍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那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