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包含关键词“一派芰连输水鸟,几船烟雨卧风旗”的诗句,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下面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
清·朱彝尊
菱叶萦波荷飐风,
一派芰连输水鸟。
几船烟雨卧风旗,
乱荷深处隐渔舠。
作者及朝代
作者:朱彝尊(1629年-1709年)
朝代:清代
作者简介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醧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他学识渊博,明诗文,精经学,擅词曲,其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与陈维崧、纳兰性德成“清词三大家”,著有《曝书亭集》等。
译文
菱叶在水波中轻轻摇曳,荷花在风中微微颤动,
一片菱角相连,水鸟在其中穿梭。
几艘渔船在烟雨蒙蒙中航行,船帆在微风中低垂,
在杂乱的荷叶深处,隐藏着渔人的小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菱叶、荷花、水鸟、渔船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鸳鸯湖(今嘉兴南湖)的优美景色,充满了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前两句“菱叶萦波荷飐风,一派芰连输水鸟”通过菱叶、荷花、水鸟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生机,后两句“几船烟雨卧风旗,乱荷深处隐渔舠”则通过渔船的描绘,增添了画面的生活气息和动感,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鸳鸯湖棹歌》是朱彝尊创作的一组描绘鸳鸯湖风光的诗歌,共有一百首,这组诗歌以鸳鸯湖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风情。《鸳鸯湖棹歌 之三十七》就是这组诗歌中的一首,通过描绘菱叶、荷花、水鸟、渔船等元素,展现了鸳鸯湖的宁静与生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有关。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和人文风情,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