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日感怀
唐·刘沧
举目山河生壮气,经时台榭极芳尘。
烟霞渐敛寒光转,梧叶飘萧落满身。
作者简介
刘沧,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蕴灵,鲁人(今山东一带),他的诗作以写景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在诗中融入个人的感慨与时代的变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虽然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上并非最为显赫,但仍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为后人所欣赏。
译文
放眼望去,壮丽的山河令人心生豪情壮志;历经时光的洗礼,那些曾经的亭台楼阁已笼罩在一片芬芳的尘埃之中,随着夕阳西下,烟霞渐渐收敛,寒光开始转淡,梧桐树叶随风飘落,洒满了我的全身。
释义
“举目山河生壮气”描绘了诗人远眺山河时的豪迈情怀,山河的壮丽激发了他的壮志雄心。“经时台榭极芳尘”则是对过往繁华景象的追忆,那些曾经的亭台楼阁,如今已淹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透露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烟霞渐敛寒光转,梧叶飘萧落满身”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傍晚的凄清氛围,烟霞消散,寒光初现,梧桐叶随风飘落,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河的壮丽、亭台楼阁的沧桑以及秋日傍晚的凄清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举目山河生壮气”以宏大的视角开篇,奠定了全诗豪迈的基调;次句“经时台榭极芳尘”则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后两句“烟霞渐敛寒光转,梧叶飘萧落满身”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凄清景象,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刘沧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经历着人生的低谷,对过往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有着深刻的体会,在秋日傍晚的时分,他独自漫步于郊外,举目远眺壮丽的山河,心中不禁生出豪情壮志;当他回首往昔,那些曾经的亭台楼阁已淹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不禁又生出一种深深的感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人生无常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