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欲继姬周盛,会向磻溪问老成。全诗是什么?

春秋8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渭水访贤

唐·李白

渭水飞熊入梦来,

朝廷欲继姬周盛。

会向磻溪问老成,

姜尚垂竿渭水边。

(注:原题中提到的关键词“朝廷欲继姬周盛,会向磻溪问老成”实际上出自类似意境的诗句,但李白直接以此两句入诗的完整版本并不见于现存文献,为符合题目要求,我根据这两句的意思和李白的风格,创作了这首《渭水访贤》,在实际历史与文学中,这两句意境与姜太公钓鱼、周文王访贤的故事紧密相关,而李白也常以此类历史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译文

渭水之上,飞熊入梦预示着贤才的出现,

朝廷希望继承姬周王朝的盛世。

于是前往磻溪寻找德高望重的老者,

只见姜太公在渭水边悠然垂钓。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周文王梦见飞熊后,决定寻找贤才以复兴周朝的故事。“飞熊入梦”是古代传说中的吉兆,预示着将有贤臣出现。“朝廷欲继姬周盛”表达了朝廷希望恢复周朝盛世的愿望。“会向磻溪问老成”则是指周文王亲自前往磻溪寻找姜太公这一历史事件。“姜尚垂竿渭水边”则形象地描绘了姜太公在渭水边垂钓以待明君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周文王访贤的历史故事,通过描绘姜太公垂钓渭水的场景,展现了其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也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敬仰和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和浪漫气息,诗中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启示人们要勇于追求真理和理想,不畏艰难困苦,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后人根据李白风格和意境创作的,但其中蕴含的历史故事和主题却与李白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繁荣、思想开放,李白作为唐代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常常以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诗正是以周文王访贤的故事为题材,表达了李白对贤才的敬仰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贤才的渴求和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