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辞朝觐
唐·韦庄
一品坐来恩固重,万钟抛去禄何轻。
世间难得双全法,不羡人间万户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尤其在词坛上成就斐然,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坐在一品高官的位置上,受到的恩宠自然十分厚重;但当我毅然抛弃那万钟的俸禄时,又觉得那官位和俸禄其实并不值得留恋,在这世间,想要找到既能保持高洁情操又能享受世俗荣华富贵的双全之法是多么难啊,因此我并不羡慕那些拥有万户封侯的权贵们。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的淡泊态度,首句“一品坐来恩固重”描绘了诗人身居高位、备受恩宠的情景;次句“万钟抛去禄何轻”则突然转折,表明诗人对功名利禄的轻视,愿意放弃这一切,后两句“世间难得双全法,不羡人间万户侯”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不慕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怀,认为世间难以找到既能保持高洁又能享受世俗荣华的方法,因此他并不羡慕那些权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名利地位的深刻认识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前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后两句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又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不慕名利的风尚。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历经战乱流离,对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有着深刻的认识,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或厌倦官场生活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名利地位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庄在乱世中保持高洁情操、追求精神自由的坚定信念和崇高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