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晴望
唐·罗隐
晴来西北凭栏望,拂黛遥峰濯万螺。
直是秋光千里好,何须更上白云多。
作者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文学家、思想家、诗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时期,一生怀才不遇,屡试不第,晚年归隐九华山,以诗酒自娱,罗隐的诗作风格独特,讽刺辛辣,语言平易近人,多抒发个人抱负不得施展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
译文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倚靠在栏杆上向西北方向眺望,远处的青山仿佛被轻轻拂过的黛色画笔勾勒,而那众多的山峰则像是被清水洗涤过的田螺,清晰而秀美,这秋日的景色真是千里之内都美好无比,哪里还需要再登上更高的山峰去追寻更多的白云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晴朗天气下远眺西北方向的壮丽景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远山如黛、峰峦叠嶂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眼前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态度的豁达。
赏析
首句“晴来西北凭栏望”,点明了时间和动作,为全诗铺设了一个晴朗而宁静的背景,次句“拂黛遥峰濯万螺”,以“拂黛”形容远山的青翠欲滴,以“濯万螺”比喻山峰的错落有致,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后两句“直是秋光千里好,何须更上白云多”则表达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满足和对更高追求的淡泊,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罗隐晚年归隐九华山期间,在经历了仕途的坎坷和人生的起伏后,罗隐逐渐对功名利禄产生了淡泊之心,转而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这首诗正是他在晴朗的日子里,凭栏远眺,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之作,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