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观景
唐·李中
风前芳杏红香减,烟外垂杨绿意多。
春色撩人何处去,闲来无事看云过。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晚期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初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尤其在描写春日景象方面有着独到的造诣,李中的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但因其生平事迹记载不多,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如一些更著名的诗人显赫。
译文
在春风的吹拂下,芬芳的杏花颜色逐渐变淡,香气也有所减弱;而远处的垂柳在轻烟缭绕中,却显得更加绿意盎然,这满眼的春色如此撩人,让人不禁想要外出踏青,而我此刻却闲来无事,只能静静地观看天空中飘过的云朵。
释义
首句“风前芳杏红香减”描绘了春风中杏花逐渐凋零的景象,红香减弱,暗示着春天的流逝;次句“烟外垂杨绿意多”则通过轻烟外的垂柳,展现了春天生命力的旺盛,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又隐含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春色时的闲适心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陶醉。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杏花与垂柳的不同景象,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春天的多彩与变化,诗人以“风前”、“烟外”两个空间意象,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画面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意,诗人通过“红香减”与“绿意多”的对比,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长规律,也寓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闲适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李中在某个春日里,独自漫步于郊外或园林之中,被眼前的自然美景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当时的社会环境可能较为动荡,但诗人却能在这片刻的宁静中,找到心灵的慰藉,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首诗不仅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