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参气象开衡石,丹桂芬香近赭袍。的释义

风云196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横参气象开衡石,丹桂芬芳近赭袍”,这两句诗实际上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和令狐郎中咏子规》,以下是完整的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和令狐郎中咏子规

唐·李商隐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横参气象开衡石,丹桂芬芳近赭袍。

啼血满枝啼不尽,春风吹去落谁家。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在蜀国曾听到过杜鹃鸟(子规)的啼叫,在宣城又见到了杜鹃花,每当听到杜鹃鸟的啼叫,就让人肝肠寸断,尤其是在这暮春三月,更加思念远在巴地的家乡,横斜的星辰映照着衡器和石砧(象征着朝廷的公正与权威),芬芳的丹桂树靠近着皇帝的赭袍(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荣耀),杜鹃鸟啼血满枝,似乎永远也啼不尽心中的哀怨,春风吹落了它的花瓣,不知会飘落到哪户人家。

释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两句通过子规鸟和杜鹃花的意象,勾起了诗人对蜀地的回忆,中间两句“横参气象开衡石,丹桂芬芳近赭袍”则通过描绘星辰和丹桂的意象,隐喻了朝廷的公正与皇家的尊贵,但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无奈,最后两句再次回到子规鸟的啼叫,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哀愁和思念。

赏析

这首诗在构思上非常巧妙,通过子规鸟和杜鹃花的意象,将诗人的思乡之情与对仕途的感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诗中的意象也非常丰富,如星辰、衡石、丹桂、赭袍等,都富有象征意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在表达情感时也非常含蓄,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思乡之情和仕途感慨,而是通过意象和象征来暗示和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根据诗中的内容和意象可以推测,诗人可能是在离开家乡后,在异乡漂泊时写下了这首诗,诗人通过描绘子规鸟的啼叫和杜鹃花的盛开,勾起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诗中的“横参气象开衡石,丹桂芬芳近赭袍”等句也可能暗含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无奈,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横参气象开衡石,丹桂芬芳近赭袍”这两句诗在整首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但并非全诗的核心意象和主题,全诗的核心意象和主题是子规鸟的啼叫和杜鹃花的盛开,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