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汉武开西域,天下骚然苦征役。下一句是什么?

生辉483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王维

忆昔汉武开西域,天下骚然苦征役。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胄,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

作者及朝代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

作者简介

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因笃诚奉佛,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北宋苏轼评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回想当年汉武帝为了开辟西域道路,全国上下人心惶惶,饱受着征战劳役之苦,轮台九月的夜里,狂风在怒吼,一川大如斗的碎石被大风吹得满地乱滚,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正壮,只看见金山西面烟尘飞扬,汉家的大将率兵向西出征,将军身着重铠,日日夜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矛相碰,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一般,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心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军师西门等待报捷。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汉武帝时期开拓西域的艰苦征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诗中详细刻画了边疆的恶劣环境、士兵的艰苦生活以及战争的紧张氛围,表达了对士兵们英勇精神的赞美和对战争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战争场景时,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等,形象地展现了边疆的恶劣环境和战争的残酷,诗中也表达了对士兵们英勇精神的赞美,如“将军金甲胄,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等,展现了士兵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诗中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主题,使诗歌更加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维晚年时期,当时唐朝国力逐渐衰弱,边疆战事不断,王维通过回忆汉武帝时期开拓西域的艰苦征程,表达了对当时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忧虑,他也通过赞美士兵们的英勇精神,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展现了王维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才华和思想深度。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