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偏师倏然尽西海,一月三捷犹馀力”,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司马将军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司马将军歌
唐·李白
狂风吹古月,窃弄章华台。
北落明星汉,南飞日已颓。
梧桐识嘉树,蕙草留芳根。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群胡天半落,大气同生死。
朝进东门营,暮扫南山秽。
舍身酬壮志,短兵接戎行。
杀气成云斾,战酣白日旁。
偏师倏然尽西海,一月三捷犹馀力。
胡雏冻死长城下,始知汉地多风霜。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风格豪迈,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所在句)
狂风卷起了古老的月亮,胡人暗中在章华台捣乱,天兵北伐荒原,胡人的战马想要南下饮水,司马将军横戈百战,只为报答深厚的恩情,他手握雪块在海上充饥,拂去沙土在陇头安眠,偏师迅速攻占了西海,一个月内三次获胜还绰绰有余,胡人的幼子冻死在长城下,才知道汉地的风霜是多么严酷。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司马将军的英勇事迹,他率领军队北伐,历经百战,不畏艰难,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偏师倏然尽西海,一月三捷犹馀力”一句,形象地表现了司马将军军队的迅速和勇猛,以及他们强大的战斗力。
赏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司马将军的英勇善战和爱国情怀,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将战争场面的残酷和激烈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汉地风霜的赞美和对胡人侵略的谴责,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边疆的军事斗争有关,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但边疆地区时常受到外族的侵扰,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安宁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愿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司马将军”,但具体指的是哪位司马将军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这首诗更多地是李白借古喻今、抒发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