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啼鸟如相和,冉冉残花欲尽开。的释义

小编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暮思归

唐·韦庄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花落鸟啼春寂寂,雨收云散日曈曈。

关关啼鸟如相和,冉冉残花欲尽开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生于晚唐,历经唐末动乱,入仕前曾长期漫游各地,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王建称帝后,任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韦庄的诗大多描写晚唐离乱生活,感情深沉,语言流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词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代表词人,所作词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情致哀婉动人,风格清新明朗。

译文

花儿凋落,鸟儿啼叫,春天显得如此寂静;雨停云散,日光初现,一片明亮,鸟儿关关啼叫,似乎在相互应和,那即将凋谢的花朵,却还在努力绽放,我闲坐在小窗前,静静地阅读《周易》,不知不觉间,春天已悄然离去多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通过花落鸟啼、雨收云散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即将逝去的留恋。“关关啼鸟如相和,冉冉残花欲尽开”两句,以鸟鸣相和、残花欲开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的自然景象,通过花落、鸟啼、雨收、云散等细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以“关关啼鸟如相和”来描绘鸟儿的和谐之声,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盎然,又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交流的情感,而“冉冉残花欲尽开”则通过残花欲开的顽强生命力,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和对生命不屈不挠的赞美,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身处乱世,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常常萦绕心头,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春末夏初的时刻,诗人面对自然景象的变迁,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通过描绘春末的自然景象,诗人寄托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留恋,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力和和谐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