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感
宋·陆游
秋来无闷亦无悲,
世味年华老遍知。
禹庙兰亭今古路,
暮云朝雨去来时。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秋天到来,我心中既无烦闷也无悲伤,
世间的滋味与年华的老去,我已全然知晓。
禹庙与兰亭,古今之路交相辉映,
无论是黄昏的云彩还是清晨的细雨,都是来来去去的自然常态。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秋季的淡然态度,以及对世事无常、年华老去的深刻理解,首句“秋来无闷亦无悲”直接点出诗人面对秋天的心境平和,无喜无悲;次句“世味年华老遍知”则透露出诗人历经沧桑后,对人生百态和岁月流转的深刻体悟,后两句通过禹庙与兰亭这两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以及暮云朝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赏析
这首诗以秋为背景,却并未过多描绘秋景,而是借秋之名,抒发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秋来无闷亦无悲”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种平静并非无情,而是历经世事后的淡然与从容,颔联“世味年华老遍知”则是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诗人以“老遍知”三字,概括了自己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和体验,颈联与尾联通过禹庙、兰亭的历史遗迹,以及暮云朝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深厚底蕴和人生智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家国变迁,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陆游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生,但仕途不顺,多次被贬,晚年的他,面对国家的衰落和个人的失意,内心充满了无奈与感慨,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以更加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人生,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态的写照,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规律的顺应与尊重,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