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来读书非为名,约身不肯游公卿。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116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小来读书非为名,约身不肯游公卿。

早知世事多奇变,常欲幽栖远世营。

春风吹雨过青山,闲花野草皆鲜妍。

独坐小轩心自静,清风徐来水潺潺。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唐代诗人,约生于737年,卒于792年左右,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曾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等职,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

作者简介

韦应物出身贵族,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的影响,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被誉为“韦苏州”。

译文

自幼读书并非为了功名,约束自己不愿结交权贵。

早就知道世事多变幻,常常想隐居远离尘世的纷扰。

春风吹雨掠过青山,闲花野草都显得鲜艳美丽。

独自坐在小轩窗前心境自然宁静,清风轻轻吹来,流水潺潺作响。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应物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情怀,首句“小来读书非为名”表明诗人读书并非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出于内心的热爱和追求,次句“约身不肯游公卿”则进一步说明诗人不愿结交权贵,保持自己的独立和清高,后两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读书非为名”、“约身不肯游公卿”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名利的淡泊和对权贵的疏离,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超脱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深远,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内心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转向山水田园生活的时期,在唐代,仕途的起伏和权贵的纷争常常让文人感到疲惫和无奈,韦应物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了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他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