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湘水吟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峡雨霏微吟处冷,
洞云深邃梦时闲。
我行北方未尝见,
众道巫峡仍湘潭。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因家境贫困,眼疾严重,孟郊戏称“穷瞎张太祝”,他对文学社会作用有较深刻的认识,认为通过诗文可以“上酬天子,下诲黎庶”(《上韩昌黎书》),他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所作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诗风与王建相近,重写实,尚通俗,语言平易流畅,尤长于乐府体裁,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有《张司业集》。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作诗,更以高雅的意趣和凌云健笔,醉后折取五色笺纸来书写诗篇,巫峡的细雨霏霏,吟诗之处寒意袭人;山洞的云雾深邃,梦中之时心境悠闲,我到了北方却未曾见过这样的景致,人们都说最美的还是巫峡和湘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湖南地区(三湘四水)的生活与创作状态,表达了他对这片山水的热爱与赞美,诗中通过“峡雨”、“洞云”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湖南地区的独特风光,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行吟者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湖南山水的深情厚谊,首联点明身份与地点,颔联通过“雅意凌云笔”和“醉折奇花五色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才情与创作热情,颈联以“峡雨”和“洞云”为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幽深的氛围,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尾联则通过对比北方与南方的景致,强调了湖南地区的独特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以诗文著称,他的许多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人民的疾苦,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游历湖南地区时所作,通过对当地自然风光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向往,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这与他身处乱世、心系天下的情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