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古屏来江南,白昼水墨渍烟岚。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古屏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吾家古屏来江南,白昼水墨渍烟岚。

近水远山皆有态,晴窗雨几总相宜。

恍疑云雾生空谷,似见龙蛇起碧潭。

莫道此中无活意,清风明月自往还。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六分半书”,别具一格;绘画擅长兰竹,笔墨酣畅淋漓,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我家的古屏来自江南之地,屏上水墨画仿佛白日里浸染了烟岚之气,近处的水与远处的山都各有姿态,无论是晴天窗前的观赏还是雨天几案上的摆放,都显得那么和谐适宜,恍惚间好像看到云雾从空谷中升起,又似乎见到龙蛇在碧绿的潭水中游动,不要说这古屏中没有生动的意趣,清风明月自在其中往来穿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中来自江南的古屏上所绘的山水画,画中景致既有近水远山的自然之美,又能在不同天气下展现出不同的韵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古屏上的静态画面赋予了动态的生命力和意境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古屏为题材,通过描绘屏上水墨画的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白昼水墨渍烟岚”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水墨画在光线照射下仿佛被烟岚浸染的效果,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美感,而“近水远山皆有态,晴窗雨几总相宜”则表现了画中景致在不同情境下的和谐与美感,后两句则通过想象和联想,将古屏中的山水画与自然界中的云雾、龙蛇等景象相联系,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和内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郑板桥作为文学家的才华和审美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郑板桥对江南山水的热爱和向往有关,作为一位来自北方的文人,郑板桥对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描绘古屏上的山水画来寄托自己对江南的思念和向往之情,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郑板桥对艺术创作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他善于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