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阳春破凝
唐·李峤
气随阳春破凝烈,巧夺钧工畏名貌。
雪霁云开映日边,风清气和满人寰。
作者简介:
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唐朝高宗时期,卒于玄宗时期,他自幼聪颖好学,年少时便以文学才华著称,曾任宰相,对唐朝的政治、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李峤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随着春天的到来,寒冷凝重的氛围被温暖的气息所打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甚至让巧手的工匠也感到敬畏,担心自己的作品无法与之媲美,雪后初晴,云开雾散,阳光照耀在天际,带来一片明媚的景象,清风徐来,气候宜人,整个世界都充满了和谐与安宁。
释义:
“气随阳春破凝烈”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寒冷被温暖取代的景象,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巧夺钧工畏名貌”则表达了自然之美无与伦比,连技艺高超的工匠也自愧不如的情感。“雪霁云开映日边”进一步描绘了雪后初晴的美景,而“风清气和满人寰”则强调了春天的和谐与安宁。
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首句“气随阳春破凝烈”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次句“巧夺钧工畏名貌”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突出了自然之美的无与伦比,后两句“雪霁云开映日边,风清气和满人寰”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美好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画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峤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正身处一个宁静祥和的环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与大自然的神奇,通过这首诗,他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在唐代这个诗歌繁荣的时代,李峤的这首诗无疑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是我根据关键词和古代诗歌风格创作的,但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这样一首确切的诗和对应的创作背景,以上解析仅代表一种可能的解读和创作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