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贫士吟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贫庐败褐憎破牖,富屋珍裘转深幄。
世事纷纷总未休,达人识破空悠悠。
黄金白璧非为贵,文章千古自风流。
何须更问穷通理,且醉樽前百尺楼。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住在简陋破败的房屋里,厌恶着那残破的窗户;而富贵人家却住在华丽的屋宇,穿着珍贵的皮衣,还躲在深深的帷帐之中,世间的纷扰总是没有休止,但通达事理的人却能看透这一切,觉得它们都是空虚无意义的,黄金白璧并不是真正的宝贵,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才是真正的风流,何必再去追问人生的穷达通塞之理,不如就在酒樽前,醉卧于百尺高楼之上。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贫士与富人的不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首联直接对比贫士与富人的生活条件,颔联则进一步指出世事纷扰而达人能识破其空幻,颈联强调真正的价值在于文章千古流传,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醉卧高楼的人生态度。
赏析
这首诗以鲜明的对比开篇,将贫士与富人的生活状态进行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态度,颔联通过“世事纷纷总未休,达人识破空悠悠”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纷扰的洞察和超脱,颈联则进一步强调了精神价值的重要性,认为能够流传千古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宝贵,尾联则以醉卧高楼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对世俗名利产生了深刻的反思和超脱的态度,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对比贫士与富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他对物质追求的淡泊和对精神价值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陆游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