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透风吟
唐·陆龟蒙
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
风入四蹄轻欲舞,雨余双耳湿如浇。
虽无燕雀来相贺,却有蜻蜓避不遥。
莫道此中无胜境,须知物外有逍遥。
作者简介
陆龟蒙,唐代文学家、农学家、道家学者,字鲁望,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生活在晚唐时期,一生未仕,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甪直镇),常泛舟太湖,以诗酒自娱,自编《笠泽丛书》,诗作对后世有较大影响,陆龟蒙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还是农学家,著有《耒耜经》一书,详细记述了江东犁的具体形制、尺寸、功效等,是研究中国古代农具的重要文献。
译文
不惜让少量的药物(刀圭,古代量药之器,喻少量)透过墙缝,转眼间藤蔓(捷业,形容植物生长迅速)就垂到了屋檐角,风吹过时,仿佛四蹄轻盈欲舞;雨后,双耳湿润如同被水浇过,虽然没有燕雀前来祝贺这新生的景象,但蜻蜓却远远地避开,不愿靠近,不要说这里没有美丽的景致,要知道在世俗之外,还有一片逍遥自在的天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植物生长迅速、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刀圭透墙隙、捷业垂屋角,象征着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的神奇;风入四蹄、雨余双耳,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生命力的顽强与美好,首联“刀圭不惜透墙隙,捷业俄然垂屋角”以药物和藤蔓的迅速生长,暗示了生命力的顽强与自然的神奇;颔联“风入四蹄轻欲舞,雨余双耳湿如浇”则通过风的吹拂和雨的滋润,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象的生动与美丽,颈联“虽无燕雀来相贺,却有蜻蜓避不遥”以燕雀与蜻蜓的不同反应,反衬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尾联“莫道此中无胜境,须知物外有逍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陆龟蒙隐居期间,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陆龟蒙选择隐居,以诗酒自娱,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逍遥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在隐居生活中,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感悟生活,创作出了许多反映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