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景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溪东杂花乱如谷,溪西老树交篁竹。
白云深处一声钟,无数飞禽过野塘。
作者简介
释绍嵩,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诗人,生平事迹记载不多,主要以诗歌创作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山林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反映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译文
溪水东边,各种野花纷繁盛开,色彩斑斓,犹如一片花海山谷;溪水西边,老树参天,与青翠的竹林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幽静的画卷,在那白云缭绕的深处,传来了一声悠远的钟声,伴随着钟声,无数飞禽掠过野外的池塘,飞向远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溪东溪西的自然景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溪东的杂花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多彩,溪西的老树与篁竹则代表着岁月的沉淀与坚韧,白云深处的钟声,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空灵感,也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超脱,飞禽过野塘的场景,则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生机。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山居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描绘,传达了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杂花乱如谷”与“老树交篁竹”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多样性,又体现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更迭,白云深处的钟声,作为全诗的点睛之笔,不仅增添了诗意的深度,也寄托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创作背景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创作往往与山林隐逸生活紧密相连,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山居期间,面对眼前的美景,心生感慨,挥毫而就,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风光,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选择隐居山林,以诗为伴,以自然为友,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