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送同年陈给事归洛
唐·韦应物
红旆向巴东,青衫别洛中。
吾子白头趋幕府,同年黄绶亦云霄。
水国舟楫慢,山城馆舍遥。
浩然心自在,谁复叹萧条。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红旗飘向巴东的方向,青衫的你告别了洛阳,我的老友啊,你已白头却仍在幕府奔波,同年中那些佩戴黄绶的人也已高升至云霄之上,水路漫长舟行缓慢,山城中的客舍遥远难寻,但你的心境宽广自在,又有谁会去感叹这人生的萧条呢?
释义
这首诗是韦应物送别友人陈给事归乡之作,诗中通过描述友人即将前往的远方与离别之地,表达了对友人仕途奔波的感慨以及对友人豁达心境的赞赏。“吾子白头趋幕府,同年黄绶亦云霄”一句,既体现了友人虽年岁已高但仍需为仕途奔波的辛劳,也反映了同年中有人已位高权重,而自己或友人却仍在基层努力的现实。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首联点明离别之地与目的地,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以“白头”与“云霄”相对,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辛劳的同情,也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颈联通过描绘水路漫长、山城遥远,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艰难与不舍,尾联则以友人豁达的心境作为慰藉,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与祝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任某州刺史期间,具体年份不详,当时,韦应物的友人陈给事即将归乡,韦应物便以此诗相赠,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在唐代,士人往往需要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仕途的升迁往往与个人的才能、机遇以及政治背景密切相关,韦应物在诗中通过对友人仕途奔波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与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复杂与无奈,诗人以友人豁达的心境作为慰藉,也体现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与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