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吴旧族仕中朝,汤乐徐冯已寂寥。的释义

小编96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史

唐·李商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平吴旧族仕中朝,汤乐徐冯已寂寥。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咏史诗也多有深刻见解,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译文

纵观历史,前代的贤君与国家,成功都源自勤俭,衰败则因为奢侈,哪里需要琥珀来做枕头,哪里非得珍珠装饰车辆?时运不佳时金子也会变成铁,时来运转时铁也会变成金,平定东吴的功臣后代如今在朝中做官,但汤乐徐冯这些功臣家族已经变得寂寥无声。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中的兴衰成败,强调了勤俭与奢侈对于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影响,诗人以历史为镜,警示后人要珍惜时光,勤勉节俭,避免奢侈浪费导致衰败,最后一句特别提到平吴旧族(指东吴功臣的后代)虽然在朝中任职,但曾经的辉煌家族如汤乐徐冯等已经衰落,进一步强调了时运变迁的无常。

赏析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深刻洞察,通过对比勤俭与奢侈、金成铁与铁似金的反差,诗人强调了时运对于个人与国家命运的重要性,通过提及平吴旧族的现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仕途不顺、对现实社会深感忧虑的时期,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咏史来表达自己对历史兴衰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诗人也通过这首诗来警示后人要珍惜时光、勤勉节俭,避免奢侈浪费导致衰败。

李商隐的这首《咏史》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忧虑,通过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使这首诗成为一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佳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