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44个月前

诗词原文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宋·刘过

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二十年重过南楼,柳下系船犹未稳,能几日,又中秋。

黄鹤断矶头,故人今在否?旧江山浑是新愁,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过(1154年—1206年),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南宋文学家,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豪迈慷慨,有《龙洲集》《龙洲词》。

作者简介

刘过一生未得显达,但才华横溢,尤善诗词,他的词作多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和对时局的忧虑,风格豪迈奔放,与辛弃疾相近,故被后人并称“辛刘”,其作品在南宋词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芦苇的枯叶落满沙洲,浅浅的寒水在沙滩上无声无息地流过,二十年的光阴,我又重新登上这南楼,柳树下的小舟尚未系稳,我就又要匆匆离去,因为过不了几日就是中秋。

早已破烂不堪的黄鹤矶头,我的老朋友有没有来过?我眼前满目是苍凉的旧江山,又平添了无尽的绵绵新愁,近来我的双鬓已斑白如霜,怎堪回首去看那君王早逝的空弓!

释义

此词上片重写景,寓情于景,表达了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下片则转入抒情,直接抒发对故人的怀念和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两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深沉的哀愁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词以景起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上片通过描绘秋日江边的萧瑟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为下片的抒情做了铺垫,下片则直接抒发情感,既有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无奈,特别是“衰鬓迩来元自白,可堪回首望遗弓”两句,以个人的衰老和国家的动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哀愁和无力回天的无奈,整首词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刘过在南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年—1200年)重游南楼时所作,当时,南宋朝廷内外交困,国势日衰,而刘过自己也已步入晚年,壮志未酬,心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词,以表达内心的感慨和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