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宫词
唐·王昌龄
金殿妆成娇侍夜,
玉楼宴罢醉和春。
魂惊晚出芙蓉辇,泪堕春生杨柳风。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昌龄,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风格雄浑奔放,意境开阔。
朝代:唐朝
作者简介
王昌龄早年贫苦,曾漫游西北边地,了解边塞生活,所作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尤其是将七绝推向高峰,故人称“七绝圣手”,他的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她精心装扮后侍奉君王度过漫漫长夜;在玉砌的楼台上,宴会结束后,她带着醉意和春意回到寝宫,傍晚时分,她心惊胆战地乘着装饰如芙蓉般的辇车外出,春风中,杨柳依依,她的泪水不禁滑落。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宫中女子复杂微妙的情感世界,前两句通过“金殿妆成”和“玉楼宴罢”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繁华,同时也暗示了女子作为宫廷玩物的无奈与悲哀,后两句“魂惊晚出芙蓉辇,泪堕春生杨柳风”则通过“魂惊”和“泪堕”两个细节,深刻揭示了女子内心的恐惧与哀愁,以及她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状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宫中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心理变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宫廷的奢华与女子的悲哀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景物(如杨柳风)来烘托女子的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创作背景
王昌龄生活在唐朝盛世,但同时也是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的时期,他通过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女子的悲哀,也暗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人可能借宫中女子的命运来隐喻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压迫与不公,表达了对自由、平等和人性尊严的渴望,这首诗也展现了王昌龄作为一位杰出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深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