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弹冠深有意,到今同病祇相怜。的意思及出处

小星56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思

唐·李商隐

自昔弹冠深有意,到今同病祇相怜。

春风吹雨心俱冷,夜月当楼意共闲。

桂树一枝思旧隐,白云千里望归山。

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间。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自古以来,我对出仕做官就有着深深的意愿,但到如今,我们却都因病而相互怜惜,春风吹来的细雨让我们内心都感到寒冷,夜晚的月亮高悬在楼上,我们的心境都显得那么悠闲,我思念着旧时的隐居生活,想象着桂树下的清幽,望着千里之外的白云,渴望着归隐山林,谁能像秋天的光影那样巧妙,将我在山间小屋漫步的情景描绘出来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自昔弹冠深有意,到今同病祇相怜”表达了诗人对出仕做官的初衷和现实的无奈;颔联“春风吹雨心俱冷,夜月当楼意共闲”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悠闲;颈联“桂树一枝思旧隐,白云千里望归山”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向往;尾联“谁人得似秋光巧,画出山斋杖屦间”以秋光作比,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美好憧憬。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既有着对仕途的渴望,又有着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在现实的无奈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和情感,诗中“春风吹雨心俱冷”一句,以春风和细雨为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而“桂树一枝思旧隐,白云千里望归山”则通过桂树和白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商隐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感慨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李商隐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和排挤,这使得他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和无奈,在病中,他更加思念过去的隐居生活,渴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回归自然和宁静,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真实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