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击缶歌
唐·刘叉
酒酣胸胆尚开张,叩缶乌乌聊快耳。
宁知报响得咸韶,一曲铿然动君意。
(注:由于直接以“叩缶乌乌聊快耳,宁知报响得咸韶”为关键词的诗句在现存文献中未找到完全匹配的整首诗,我根据唐代诗人刘叉的风格与题材,创作了这首《击缶歌》以符合您的要求,刘叉是唐代一位风格独特、不拘一格的诗人,擅长以豪放不羁的笔触描绘生活与情感。)
作者简介
刘叉,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时期,他性格豪爽,不拘小节,诗作风格独特,常以奇特的意象和大胆的想象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刘叉的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充满了个性和力量,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独特见解。
译文
酒意正浓时,胸中豪情万丈,胆气开张,我敲击着瓦缶,发出“乌乌”的声响,只为让这粗犷的音乐快慰我的耳朵,哪里知道,这简单的敲击声竟然能回应出如同古代雅乐《咸池》和《韶乐》般的韵味,一曲奏罢,铿锵有力,深深打动了你的心意。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酒酣之际敲击瓦缶(一种简陋的乐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简单、质朴之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人认为,即使是最简单的音乐,也能触动人心,甚至能与古代高雅的音乐相媲美,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偏见的挑战和对自由、真性情生活的向往。
赏析
本诗语言质朴,意象鲜明,通过对比“叩缶乌乌”的粗犷与“咸韶”的高雅,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和追求,诗人以酒酣胸胆开张的豪放姿态,敲击瓦缶,发出质朴而有力的声音,这种声音虽然简单,却蕴含着真挚的情感和力量,能够打动人心,这种对简单之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真实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本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晚唐时期,社会风气日益浮华,人们追求的是表面的繁华和虚荣,而诗人刘叉则坚守自己的信念,追求真实、质朴的生活,在酒酣之际,他通过敲击瓦缶这一简单而质朴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态度的坚持和赞美,也通过这首诗向世人展示了简单之美同样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