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致身良独难,寄书空复走长安。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84个月前

诗词原文

长安春望

唐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富贵致身良独难,寄书空复走长安。

作者及朝代

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冕”,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边塞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在当时较为突出,尤其是他在遭贬谪、病居山中的时期所写的诗,富有生活气息,感情真切动人,在艺术上颇有造诣。

作者简介

卢纶一生经历了唐代由盛转衰的过程,早年曾屡试不第,后得宰相元载赏识,得以入朝为官,但好景不长,元载因贪污被诛,卢纶也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虢州长史,晚年卢纶官运稍佳,曾任检校户部郎中,但不久便去世,卢纶的诗风清新自然,尤其擅长五言律诗,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之一。

译文

东风吹拂,微微春雨洒过青山;登高远望,长安城中房舍叠嶂,草色闲闲。

家在远方,我的梦魂何时能归;春已来到江上,又有几人能回家团圆?

极目远望,家乡在浮云之外,长安城中,宫阙参差错落,笼罩在一片残阳之中。

向达官显贵谋求富贵,的确是不易之事;寄出去的家书,只是徒然地送往长安,没有回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日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仕途艰难的感慨,首联写春望所见,颔联写春望所感,颈联写由望中所见的宫阙引出对帝京的怀念,尾联则写诗人对求取功名的忧虑和感叹,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赏析

这首诗以“长安春望”为题,通过描绘春日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仕途艰难的感慨,诗中“东风吹雨过青山”一句,以春风春雨起兴,点明时令,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愁绪。“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以“草色闲”反衬诗人内心的忙碌与不安,形成鲜明的对比,颔联“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情感真挚,动人心弦,颈联“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则通过描写长安城的景象,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尾联“富贵致身良独难,寄书空复走长安”则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仕途艰难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纶在长安时所作,当时,卢纶因仕途不顺,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在春日里,他登上高楼,远望长安城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这首《长安春望》,诗中通过描绘春日长安城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仕途艰难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无奈。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