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凤凰去后高台在,麋鹿游来旧国非。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唐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游,凤去台空,江水依旧东流不停,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白鹭洲把秦淮河分割成二派支流,凤凰飞去以后,楼台依旧,而权贵们却如麋鹿般游乐于旧都,早已不是当年的景象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凤凰台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诗中“凤凰去后高台在,麋鹿游来旧国非”两句,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凤凰台虽在,但人事已非,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赏析
这首诗以登临凤凰台时的所见所感而起兴唱叹,把天荒地老的历史变迁与悠悠人世的无尽沧桑拍合得极为切当,结构和笔法上又富有变幻莫测之妙,因而成为后人传诵的千古名篇。“凤凰去后高台在,麋鹿游来旧国非”两句,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过往繁华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游历金陵(今南京)时所作,金陵自古繁华,六朝古都,历史遗迹众多,李白登临凤凰台,眺望四周景色,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分,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凤凰台及其周围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事沧桑的无奈,也反映了李白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