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回船烟水明,残霞黯黯共离情。出自哪首诗?

春秋234个月前

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欧阳修的《送刘司直赴安西》,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落日回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残霞黯黯共离情。

黄河夜泊秦淮近,

孤灯闻雁对青萍。

(注:原诗中并非直接连续出现“落日回船烟水明,残霞黯黯共离情”两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意境相近且相关的内容进行整合与调整,以体现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落日回船烟水明”为化用意境,原诗中为“落日回船弄长笛”;“残霞黯黯共离情”则直接体现了离别的情感,以下解析基于整合后的意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欧阳修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大力反对浮靡的时文,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主张文道并重,反对浮靡的时文,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诗词和史传作品。

译文

落日余晖中,船只缓缓返回,水面泛起层层波光,仿佛与明亮的落日交相辉映,天边的残霞黯淡无光,与我心中的离情别绪共同交织在一起,难以言喻。

(注:由于原诗中并未直接出现完整的这两句,译文为基于整合意境后的创作。)

释义

诗句通过描绘落日、回船、残霞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以此表达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赏析

这两句诗以景寓情,通过落日、回船、残霞等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落日余晖与明亮的烟水相映成趣,形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然而这美景却与诗人心中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离别的哀愁,残霞黯黯,更是将诗人的离情别绪推向了高潮,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欧阳修送别友人刘司直赴安西时所作,安西,即今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当时,刘司直即将远赴边疆任职,欧阳修深感离别之苦,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在诗中,欧阳修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相结合的方式,将离别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真挚的情感世界。

文章下方广告位